加载中...
襄阳西关矗立着一座占地数亩的高大宅院,高过一丈五尺的围墙,团团把这座宅院围起,两扇黑漆大门,整日关闭着,不时可闻得围墙内传出的吠吠犬声,增加了高大宅院不少神秘。在这座高大宅院的四周,房舍林立,但左邻右舍,却绝少和那宅院中人往来,它虽然筑建在闹区中,但却显得是那样遗世孤立。这日中午时分,一个左手握着一根长竹竿,右手执着一面报君知的算命先生,闭着双目,竹竿探道,缓步行了过来。六月天气,炎阳如火,中午时分,路上行人甚少,那身着褛衣的算命先生,孤独地行走在石板铺成的大道上。
灰暗的天色,飘着蒙蒙细雨,天地间似是弥漫着一片愁云惨雾。五匹长程健马,踏着溅飞的泥浆,奔驰在风雨中。当先一骑马上,坐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,蓝绸劲装,薄底快靴,马鞍上挂着一柄宝剑。第二骑健马上,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女,轮廓秀丽,但满脸困倦之色,发乱钗横,满身泥浆,左臂上包扎一块鲜血浸透的白纱,却被雨水、泥浆沾淋成一片酱紫的颜色。第三骑快马上,是一位二十二三岁的少年,全身似是在泥浆中浸过一般,已然看不出他穿的衣服颜色。第四骑长程健马上,是一位中年妇人,双眉愁锁,满脸悲戚,颈间包了一圈白纱,血色鲜艳,显是受伤不久。
几度夕阳照残山,几度晓风拂明月。此刻天上无月,但室中有灯。一灯如豆,萧翎正对着孤灯出神。金花夫人抱伤而去,状似无情却有情。她依附沈木风,不肯离开百花山庄,是真的贪生怕死呢?还是为了要帮助萧翎?萧翎想了很久、很久,仍然不能肯定。孙不邪缓步行了进来,道:怎么,小兄弟,你一直没有坐息?萧翎轻轻叹息一声,道:我在想紧随在孙不邪身后的无为道长接道:萧大侠,可是在为那金花夫人担心?
夕阳透过苍翠的松林,幻作万缕金霞,映照在文殊道院的山门。绿草如茵的广场,三三两两,散坐着许多腰系长剑的年青武士和长袖飘飘的道侣们,欢笑之声不时从人群中传出。明天就是华山剑派一年一度的大会手,每年一到这个时日,哪怕远在数百里以外,行道的门下弟子,也都得如期赶回丈殊道院,一则是为了考量弟子们的艺业和功绩,二则也可使先后入门的师兄弟们有个亲近的机会。正当那群师兄们,天南地北,聊得十分起劲之时。
古都长安,每逢三月三日,新科进士乘彩舟游于曲江,于是,长安城内万人空巷,纷纷涌向曲江池畔,一瞻状元郎之风采。其中尤以女性为最:禁宫嫔妃,名门闺秀,甚至那三曲中的风尘歌伎,莫不以一见状元为荣。是以,诗人才作出了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的不朽名句。这天,又是三月三日。曲江池畔正是锣鼓喧天,万头攒动。而城内却安静异常,宽敞的通街大道也鲜有人迹。过三曲桥向东一带,是长安城的安静住宅区。这里虽然紧靠着笙歌不辍的南曲,但却不沾半点繁华。
片桃林,盛开着鲜艳的桃花。东面青山,汇集成了万道流泉,成一股潺潺溪流。一阵山风吹来,刮落了几瓣桃花,飘落在溪水之中,逐波而去。这是个夕阳无限好的时刻,落日,在西方幻起了一片彩霞。落日桃花相映红,好一幅夕阳晚照图。这当儿,花林深处,正缓步行出来一位美丽绝伦的白衣少女。长发披肩,飘垂脑后,白衣随风,人面映花。一道鹅黄色的丝带,轻束着垂肩的秀发,流现出一股飘逸的气质。她手中执着一束采撷的桃花,脸上是-片天真无邪的笑容。花林漫步,山风飘衣,缓行到清溪前面。
九月里的太行山,木叶淅沥凋零。连日绵绵秋雨,山中寒意已浓,前往山里烧香还愿的香客们,比往常少了很多。这晚约摸二更光景,山下突然奔来一条硕长黑衣大汉,冒雨冲风,沿着一条高岗向山中疾奔。突地,山岗下一声唿哨,冲出一群手执兵刃的江湖豪客,把去路挡住,黑衣大汉一惊之下,抱拳朗声说道:诸位是哪条道上的朋友,拦阻拦下有何教谕?
天长楼坐满了酒客,猜拳声此落彼起。一骑快马,奔行到天长楼外,从马上跃下来一条汉子。二十四五的年纪,浓眉、虎目,一身蓝绸子紧身劲装,举动间有一股剽悍的豪气。店小二接过马,少年人随手摘下了鞍边一柄长刀。只看那镶满宝石的刀鞘,那该是很好的一把刀。店小二低声道:客官,马可要上槽及加料?蓝衣人嗯了一声,道:这地方可有一位开当铺的白员外?店小二微微一怔,道:客官是他的朋友?蓝衣人一转脸,虎目中暴射出两道神光。像两道闪电,看得店小二打了一个哆嗦,握在手里的马缰绳,也吓的跌落地上。
时值秋夏交替,火伞终日高张。群山环绕间、一片狭长平原地带中,坐落着不出名的-个小镇。镇虽不大,仅有三五百户人家,但位居两湖交界、文通要衔。且为入京必经之途。故而行旅客商、江湖人物络绎不绝,形成龙蛇混杂、是非之地。一条不算热闹的小街,巨宅长围墙外,摆设个拆字摊。算命先生坐在摊后,年约五旬,獐头鼠目,蓄两撇稀落的八字胡。长相不怎么样,布招上写的却是赛神仙李铁嘴。他摇着折扇驱热、不时向过往行人招揽生意,有气无力地吆喝道:李铁嘴算命、看相、拆字哪。能知过去未来,不灵不取分文
长安城南十八里的赵家堡,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宅院,黑漆大门金字匾,横写着众望所归四个大字。这是个太阳下山时分,西方天际,幻起满天彩霞。三匹快马荡起了滚滚烟尘,直驰赵家堡。第一匹长程健马上,端坐着一个五十六七岁的老者,胸前飘垂着花白的长须,浓眉方面,虎背熊腰,背上斜背着一柄白玉为把赤金为边的古形长刀。第二匹快马上是一位四旬左右的中年妇人,一身天蓝短衣劲装,外罩黑色大披风,青帕罩头,背插长剑,长眉凤目,端庄凝重,虽然是徐娘半老,但却风韵依旧。
衡山,位于湘省南部,素称南岳,山势雄伟,连绵千里。山中奇峰林立,高插云霄,甚多人迹罕至之处,故传言仙迹颇多。由长沙南行二百余里即入衡山,再走三百里崎岖山路,有一高峰,名叫雁鸣峰,传说每至北雁南飞之夜,群雁飞越此峰,均引颈长鸣。峰腰满生苍松古柏,峰顶更是云雾纷绕,从无人至。峰下有一盆地,名叫翠竹村,方圆约有五里大小,却是野花遍地,小溪纵横,翠竹丛生,三面浅峰环抱,风景清幽秀丽,附近樵夫猎人,多集居此处,也有近百户人家,民风纯朴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自行垦地耕作,显得与世无争,不啻一世外桃园。
大阳缓缓地向西山沉下,幻化出满天绚烂的晚霞,这是个动人的夕阳景色。一个身着蓝色长衫的英俊少年,徘徊在空阔的草地上,不时抬头向峰顶张望,眉宇间隐隐泛现出一股焦虑的神色。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最美丽的时光也最短,不大工夫,那满天绚丽的晚霞,被一层昏暗的夜色掩去,太阳下山了,一抹回光返向,映照出一片红云,像一个垂死的人犹图作最后的挣扎。一棵高大的古柏下,两个身着青衣的少年,还在聚精会神的对奕。一个背插着双笔,身着疾服的少年,静静的站在一侧观战。夜色逐渐的扩展,终于完全吞没残余的光辉,天色完全暗了下来。
袁紫烟缓步行出了青莲洞,迎着凛烈的寒风,登上了终南山的峰顶。大雪封群山,银装裹玉峰,举步难留足,不见寸草生。好一个冷凄的寒夜!但这里高出云表,视界清明。袁紫烟盘膝坐下,仰望着夜空星辰。这是师父传授她的术法之一,由星象变化中,默察出天下的兴亡气数。所以,每月之中,总有两三个没有月亮的晚上,登上峰顶,坐在雪地上,夜观星象。这生活,袁紫烟已经过了七年。少女情怀无处寄,数着星儿戏。今夜,群星依然灿烂,闪着亮丽的光芒!
春雪初融,春寒料峭。大地苏醒,平畴无垠。北国的春天,脚步虽然来得较迟,但是,时序进入三月.塞外寒流已过,偶而,掠来阵阵春风,已经带来暖洋洋的意味。春风吹绿了原野,也拂开了一些早春的花草,点缀荒凉已久的尘封冰天雪地。出了开封府城,原本是无风三尺土,有雨一片泥的野郊,而今,却是一望无尽的桃树,延绵足足有十余里,密密麻麻,一直到司马山庄。